第112章 老子尔想注 (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进入入定状态的何维同,什么也顾不得了,他从虚影中看到了许多他从没看到过的东西。
他眼界大开,什么丘山、司藤,都是身外之物,他让司藤自己玩,然后便不在去管。
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暴晒,他都一动不动,天黑了白,白了又黑,何维同这一坐就是半个月。
期间,他连一个小动作都没有,就如同死了一般。
半个月后的一个凉爽的清晨,此时已经是初春,何维同缓缓睁开了双眼,他从道的世界脱离出来。
他有些饿了,若不是身体抗议他还能继续入定下去。
这半个月的里,他收获颇大,可以说他已经得到了一部分传承。
何维同不知道是自己的悟性真的好,还是说天意让他得到这份传承,总之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难。
当然,这是他第一次感悟,他不知道他这个速度是正常还是不正常。
他得到了一本书,天师道立教的根本性着作。
《老子尔想注》,是一本已经失传,只剩下少部分的经典着作。
《老子尔想注》是张道陵对《道德经》的注释,换句话说就是,张道陵对“老子”一文的理解。
在张道陵眼中,《道德经》的内容很不一样,他的理解与别人不同。
所以《老子想尔注》名义上是对《道德经》的注解,实则是“托遘“《道德经》已达到“以训初回“和“济众大航“的目的。
它通过增删、篡改、曲解等手段系统地改造《道德经》,将“道“神格化,突出其“布道诫“的训示意义,引导人们追求长生成仙的道教理想。
通过这样的诠释,将“道德经”这样的哲学文本改造成宗教经典,为道教的形成及传播作了理论上的准备,是道教创立的重要标志。
说到底就是,《老子尔想注》是张道陵吸收了一部分老子的观点,再融合自己的观点的一本书。
《老子尔想注》还流传的一部分,那是来自敦煌莫高窟的古迹。
何维同此次得到的是全本。
通过研读,何维同初步了解了张道陵的思想。
这本书没有教人怎么修炼,里面写的是一些理论。
《想尔注》将“道”等同于“一”,认为“一”散形为气,聚形则为太上老君,常治昆化,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今布道诫教人,守诫不违,即为守一矣;不行其诫,即为夫一也。”
这样,道或一,既是宇宙本源,又是太上老君,哲学家老子就成为了天师道所信奉的神。
《想尔注》认为善保精气就可以实现仙寿。
主张和五脏五行之气,“和则相生,战则相克”;阐述房中术要领:“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认为得此要领,也可长生不死。为了自守,就要求做到无思欲、无为无名、不贪荣求宠、不争强好胜、不为恶事等。“奉道诫,积着成功,积精成神,成神仙寿,以此为身宝矣”,这就是《想尔注》成仙之纲领。
看了这本书,何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