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变化 (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非花费大量的精力和钱粮去开发农田和建设水利,否则是无法定居耕种的,必须追逐落雨和丰美的水草而行,只能进行游牧。”
“中原王朝管理百姓,第一步便是编户,有了户口,才能征税、征兵、徭役,而百姓们需要朝廷的力量赈灾和保护,有此基础才会形成共同的文化,形成共同的民族。”
“但在草原之上,这个基础却完全不一样了,牧民在草原上游牧,朝廷连他们去哪了都不知道,自然无力对他们编户管束,而牧民在草原上遇到危险,也没法求助于朝廷,只能自己拿起武器求生,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迥异于中原,又怎会认同中原的文化、形成共同的民族?”
“汉民入草原则胡化,草原之民入汉地则汉化,根源便在此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吴成深以为然,历史上清初之时就曾组织汉民“走西口”出关入蒙八旗,但到了最后都成了“随蒙古”,无一例外全部蒙古化,一直到清末民国时期,有了铁路和一定的工业能力,汉人能够在草原上定居生活,才停止了蒙古化。
“执政说的没错!”这句话梅之焕听过不止一次,自然了解其中的含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大熙若要彻底平定蒙古,就不能忽略了草原上经济基础的变化,更不能忽略对其的引导和改造。”
吴成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微笑着看向屋中的地图:“说起来,这件事上咱们也得感谢前明两百余年积累的经验,咱们也算站在前明的肩膀上过河了。”
“执政说的没错,前明和蒙古诸部纠缠了两百余年,他们也是在摸索着一套治理草原的办法的…….”梅之焕微笑着点点头,也看向那张地图:“明初之时只知一味用兵,拉一派打一派,或者在草原上设立卫所,试图以卫所屯垦的方式汉化草原诸部,这些举措虽然接连失败,但明廷在此基础之上也算是摸索出了一条道路来。”
“一则互市,前明和蒙古诸部的互市通贡与历朝历代还不同,除了商贸往来,还会派遣汉民工匠和官员帮助与明廷关系较好的汗部修筑城池庙宇、传授农耕纺织,比如隆万年间的通贡互市,俺答汗的居城归化城便是明廷派工匠协助修建,至明末时期,与大明通贡互市最为频繁的东蒙古诸部,已由原来单纯的游牧转为半农半牧。”
“在此基础上,明廷便顺水推舟,协助乌斯藏的黄教入蒙古,青海的黄教圣地、俺答汗与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会盟之地仰华寺,便是明廷协助修建并赐名的……”梅之焕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跑得了喇嘛跑不了庙,黄教庙宇建起来,游牧之民跑得再远,也得回庙里参拜,加上半农半牧的生活,蒙古的定居之势已渐渐形成了。”
“执政可知,如今东虏在蒙古统治最为深入的地方,就是从前和明廷互市通贡联系紧密的察哈尔土默特喀勒沁内喀尔喀鄂尔多斯五个万户,清廷推行的盟旗制,在东蒙古最为顺利,就是因为他们也同样是踩在前明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