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部分需要进行任务的军队在前线就可以了。毕竟大军在外可是很能燃烧夏国的国力的。
刘基在接到杨松的命令之后虽然不解其中的变化,但他还是能够想到应该是夏国之内出现了某种变化。
在与李靖商量、交代了一番之后,刘基就马不停蹄的赶回了天启城。
而之所以有此变故,还要从决战之日的第二天说起了。
……
天启十七年六月二十三日,决战胜利之后的次日,行政司的荀彧孤身一人带着一份不薄的奏折进入了王宫。
“启禀大王,臣有要事启奏。”杨松在书房接见荀彧,对方见礼之后,呈上奏折,恭敬道:“本国预计年末总人口将增至两千五百万左右,钢铁产量预计明年年末达成十年目标。”
正准备翻看奏折的杨松一听这话,放下了这本不薄的奏折,专心听着荀彧的汇报,想来是看完这本奏折需要不短的时间,还不如听对方直接讲述来得方便。
只听荀彧继续禀报道:“本国已有二十四郡、一百七十三县、一千五百六十九镇,本国包括南方荒原、临海盆地、天启平原、东海诸岛在内的所有能够轻易开发的土地具已经开发完毕。”
夏国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就能发展到现在的地步,很大一部分是占据着广大土地的便利。
夏国原本名义上、现在实际占领的土地可是有着两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其中天启平原有五十多万,南方荒原有着一百五十多万,临海盆地有着五十多万,再加上那个海外诸岛,就是现在夏国的国土面积了。
夏国在开发土地时,选择的都是地势稍好的地方,比如要有水有地,周边有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等,这也是夏国扩张起来没有怎么费劲的原因之一。
在加上铁路的便利交通,蒸汽机的强劲动力,强而有效的朝廷,完善的义务教育体系……等诸多要素,夏国的国力不可谓不强!
这些都是杨松所知道的,只是他还是不知道荀彧说这些到底是为什么,其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因此也就继续听了下去。
“若是人口再持续增长下去,臣推断本国于天启二十年时,本国人口将达到三千万以上,到时若要增设县镇,就不会如现在这般容易了。”
荀彧说到这,语调一转,突然变得激昂起来:“在山海关之外,可是有着足够宽广的土地。臣斗胆,还望大王扩张疆土,以成百姓!”
原来如此!杨松总算知道荀彧今天来见他,那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了——这是让他去吞并山海关以北的土地啊!
杨松也不是没有想过直接占领关外的土地,毕竟国内的现实就清晰明了的摆在了他的面前,可是关外的土地占据容易,防守可就难了。
毕竟山海关外可没有天堑可以利用,这就必许维持巨量的军队来防守那长长的边境线。
而且关外的土著居民也是一个大难题,在无法有效保密的情况下,夏国也不好直接对其直接举其屠刀来个干脆利落。
说到保密,关外土地的保密可就没法像现在这样,完全把夏国的所有情报管控到位了。到时候,不管是蒸汽机、工厂、铁路还是百姓的生活常态、风俗、行政体系,乃至教育、技术等都将“公之于众”。
其余不说,这随后一点才是杨松下不了决定继续扩张疆土的原因所在,要知道之前正是因为知道临海盆地的北方还有一道天堑之后,他才决定出兵吞并的。
此时荀彧建议他扩张北方疆域,这就有些让杨松有些为难了。他也知道扩张是早晚的事,但他就是下不了这个决心——这还是杨松第一次有着如此犹豫!
所以杨松最后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下令让刘基从前线赶回,与他以及其余重臣商议一番之后再行决定——要不是军队实在是需要李靖来统筹指挥,他都想把李靖也调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