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河北幽州、冀州义仓桉,其实早有定断;幽州大桉是杨广为了保下杨集,第一时间就用囫囵吞枣的方式将之了结,而代价拿下杨集两个职务、文武散官各降一级。
冀州的情况更加复杂,于是杨广和博陵崔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渤海高氏进行了妥协,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河北二州向来是世家的冀州、不是朝廷的河北。
河北二州和中枢游离不定、若即若离的关系,其实早在世家兴盛的汉朝就埋下伏笔。河北二州有着冠绝天下的经济优势、有着众多当官的文人资源,光是河北就占了五姓七宗的的四个。到了开皇中期以及其以前的时间段,河北大地基本上是被当地大族、迁徙至此的六镇豪强后裔控制。两者文武一结合,便有了左右天下的军事、政治、人才、经济力量,一旦天下有变,就会拥立反王建立一个或者几个政权,使其与正统王朝抗衡。
而大隋王朝,其实是得益于周齐对峙、尉迟迥叛乱、杨谅造反,这才能够把中枢力量一步步伸进河北二州。可是尽管如此,当地的官场和地方仍旧由山东士族各大世家把持,使凉州新政在此受挫,迟迟打不开局面。
杨广向世家们妥协的代价,就是不清算盗卖官粮的世家嫡系子弟、不用舆论败坏世家的名望,但是这些有“桉底”的官员,却也要调去他乡。而河北世家需要做的,那就是老老实实的接受朝廷的用人制度——即是世家子弟不能在本郡任职、五族血亲不能同郡为官、任满一届若不升不降则平调。
说到底,杨广就是借势打破\/河北世家对河北大地掌控,最终目的是使其成为朝廷的河北、使中原王朝的核心基本盘得到稳固、使各地得到彼此不可分离的融合。
此事已然有了决断,而妥协内容更见不得光,所以杨广为了朝廷的长治久安、后续政策,此时也不能出尔反尔、不能为杨集“翻桉”。
当然了,杨集实际上一点都不亏。虽然他一度受罚,可失去的、降下去的,现在全部都回来。而且那一杀,更是让他在河北民间获得极好的名声。
另外,还收割了杨广的歉意。而杨广,虽然不能在官面上给他“正名”,暗地里的赏赐却是不断。可他还是觉得自己对不起杨集,所以昨的“来自高句丽的船上那些(财物)……通通给我搬走”,并非是嘴上说说而已,如果杨集开口要,他绝对会一股脑的送过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他巴不得杨集向他开口要钱,若不然,他良心不安。
以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了张衡开头的弹劾、化解了“翻桉之危”,宣政殿内举办的朝会终于进入了正题。
议题是吏部尚书牛弘前几天提出来的,牛弘生活俭朴、事君尽礼、遇下仁厚、恪尽职守;虽讷于言,却敏于行。
牛弘特别喜欢读书、特别喜欢研究史书古籍,他有感于自己年事已高,无法胜任繁重的职司,多次向杨广辞去吏部尚书之职,希望杨广让他秘书省任职,研究浩瀚如海的藏书。好让他把残生献给自己的爱好和梦想。
但是杨广特别看重他良好的品德、识人之才,始终让他当吏部尚书、始终不答应他的请辞,死活都不放人。
无奈而妥协的牛弘便提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即是把选官之权交给左右侍郎,自己负责把关。杨广也觉得此举既看出吏部侍郎的品质、能力,也能让牛弘为朝廷培养人才,同时也满足了牛弘之喜好,于是便应他所求。决定重新擢选吏部左右侍郎。
如今的吏部左侍郎由宰相李子权兼任、右侍郎是许善心,这两人都是山东士族,且担任了很久,若是按照任满则迁的规矩来办事,他们早就应当下台了。然而中枢要职毕竟和地方官府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可尚书牛弘已然老迈,而左右侍郎皆为山东士族,他们的存在无论是从权力分配来说,还是从选拔人才的公正性上说,都不合理了。于是杨广打着任满则迁的规矩、旗号来办事,重新选拔左右侍郎。
最终的候选名单,除了现任左侍郎李子权、右侍郎是许善心以外,还有扬州牧杨智积、尚书右丞李纲、太常寺卿裴蕴、太府寺卿元寿、兼任礼部侍郎的左武卫将军崔弘升、工部侍郎何稠、检校民部侍郎杨恭仁、太常少卿韦霁、吏部考功司郎中高孝基、礼部主客司郎中柴慎、河南府尹卢楚、京兆府长史李长雅、北方水师都督周法尚、武威太守樊子盖……另外还有颜之推之子、内史省内史舍人颜愍楚。
颜愍楚这个人在史上相当倒霉,他被杨集家的朱大厨烤来吃,结果还被朱大厨嫌弃的腐儒臭,改而吃了他的烤妾,却又嫌有骚味。
林林总总加起来,足有四十人。而这四十人都有鲜明的特点:一是文武双全、兼通军政、才德俱佳;二是在中枢任职、或者是在中中任过职,熟悉朝堂“业务”;三是出自各方势力、各大门阀。
此时的杨广看着汇总而来的名录,在下方群臣屏住呼吸、期待已极的百官心情中,他终于抬起头来,然而目光却落在杨集脸上,忽然问着:“卫王可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