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赵杰趁机带着战士冲着鬼子冲杀。
另一边的许光荣察觉到赵杰一行的行动,当即下令从正面发动总攻,与赵杰的队伍前后夹击日军。
在逼近日军阵地之后,许光荣下令投掷手榴弹,几十颗手榴弹滴滴溜溜地落进鬼子的散兵坑去。
原本为鬼子提供掩护的散兵坑立马成了噬人的坟墓。
躲在散兵坑的鬼子疯了一般往外跳去,有些反应慢没有及时跳出去的,在紧接着的狭窄空间的散兵坑内,随着爆炸声化作残躯。
这一波前后夹击,外加上手榴弹的进攻,原本就只剩下半数人马的日军小队伤亡惨重。
日军军官死的只剩下最后两个分队长,当两人指挥着队伍重新聚拢时,连同两个鬼子分队长在内,只剩下十一个还能站起来勉强作战的鬼子,外加上八九个重伤员。
两个满脸硝烟的鬼子分队长相互看了一眼,目光之中闪烁出坚决,紧接着便下了命令,还能作战的鬼子行动起来。
他们开始退弹,将步枪中的子弹一颗一颗退出枪膛。
十几个鬼子同时退弹,子弹砸落在地上,弹壳与弹壳相互撞击的清脆声立马在这突然安静下来的战场传开。
许光荣和赵杰那边眼见着鬼子突然不再进行还击,反而聚拢在一起退掉步枪中的子弹。
由于第一次和小鬼子打交道,两人也是满脸困惑,完全搞不懂小鬼子到底要做什么。
接着退完了步枪子弹的鬼子取下身上的刺刀,安装在步枪的顶端,十几个鬼子同时将刺刀挺举,刀尖向外,围成一个圈,将伤员包围在其中。
从这些鬼子的脸上,你几乎看不到任何的恐惧。
有的只是最后的疯狂和决然。
许光荣那边眼见着鬼子退掉了所有的子弹,而且鬼子的身上也没有看见手雷,便有些放松了警惕,觉得这样的鬼子没什么威胁,搞不好是鬼子投降的一种方式。
“八路军优待俘虏,同志们,鬼子已经放下了武器,大家不许再开枪了!”
提前赶上去的排长和许光荣的想法是一样的,高喊着下达命令。
八路军战士们令行禁止,不再向鬼子开火,而是逐渐向鬼子靠拢,包围过去。
赵杰高兴道:“老周,我们赢了!”
周卫国沉着脸道:“不要高兴得太早,小鬼子并不是要投降,而是已经准备好了做最后的拼死抵抗!”
赵杰愕然道:“鬼子不是已经把子弹都退出来了吗?”
“鬼子退掉子弹,是因为他们很清楚,继续火拼,他们只会死在我们的炮火当中,所以他们退掉子弹,并安上刺刀,这是要与我们进行最后的刺刀对决!”
“可刺刀怎么可能打得过子弹?”
“这是鬼子表达必死信念的一种方式!老赵,你立刻通知许连长他们,不要靠鬼子太近。”
赵杰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点了点头,正要开口,却有一个战士朝着鬼子迎了过去。
其中一个鬼子目露狠色,举起刺刀便向着那战士冲了过去。
周卫国自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悲剧发生,闪电般地举起手中的步枪,随着一声枪响,那名举着刺刀正要突刺的鬼子应声倒地,从脑袋爆开了花。
血腥的一幕让四方震撼。
许光荣格外地多看了周卫国两眼,他先前便注意到这个杀鬼子十分凶悍的青年,他可不记得赵杰队伍里有这样一号人。
正想着,周卫国已经甩下赵杰,独自朝着那围成圈的鬼子迎了过去。
随着继续逼近,周卫国不断举枪射击,这一世周边亲友的仇恨或许不在,但南京城的仇恨仍在!淞沪的仇恨仍在!民族之仇仍在!
这绝非重活一世便能消逝,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仇恨!
侵略者,该死!
为了震慑这些仍旧举着枪,企图负隅顽抗的鬼子,周卫国的每一枪都是爆头而去,被命中的鬼子的脑袋上爆出大串的血花,紧接着直挺挺地栽倒,这样的一幕令人震撼,甚至悚然!
每爆头一个鬼子,周卫国便会冷喝一声:“放下武器!”
再用日语同样喊一句,“放下武器!”
这一刻周卫国宛然杀神附体,每一步踏下去,便意味着一个鬼子的灭亡。
许光荣那边有个排长冲着周卫国大吼:“混蛋,放下枪,我们八路军优待俘虏,你在干什么?谁让你杀俘虏的?”
可周卫国对他的话语却是恍若未闻,手头的动作继续着,当他的第五步踏出的时候,第五个鬼子被他爆头而亡。
排长气坏了,举起手中的步枪对准了周卫国:“不许开枪!”
周卫国动作不停,同时冷声回应道:“俘虏?你特嘛哪只眼睛看到他们是俘虏了?他们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把双手举过头顶了吗?
他们手中还有枪支,枪支的顶端还有刺刀,他们是要用刺刀去继续屠杀中国人的!”
排长怔了下,这些鬼子的确没有彻底放下武器。
“可他们已经退掉了子弹,我们可以劝他们投降!”
“愚蠢!”周卫国大骂,“你知道鬼子刚才在说什么吗?要用手中的刺刀杀光你们这些支那猪!就连被鬼子围在中间的伤员也在鼓励拿着刺刀的鬼子,让他们多杀土八路!为天皇玉碎,为帝国尽忠!
鬼子这是打定了主意要和我们死拼到底。
劝降一堆下定了必死决心的鬼子?
但凡是个有脑子的人,也不会说出如此蠢笨如猪的话语。”
面对周卫国直视而来的冷冽目光,那排长竟是下意识地松开了触碰在扳机上的食指。
他同样恨鬼子,恨不得把这些鬼子杀尽,但八路军的纪律是必须要遵守的。
优待俘虏,这是八路军的传统。
赵杰也连忙赶了过来,挡在排长的面前:“排长,你别发火,他叫周卫国,是我们这次护送的学生之一,这一路上要是没有老周,我们班还有这些学生,怕是都不可能活着在这里见到你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