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天武二年十一月,宣府镇。
宣府南屏北京,后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是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大明防御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
一名头发凌乱的青壮小伙站在喧闹的屯堡外,听着熟悉陌生的乡音,鼻子蓦地一酸。
他眼中有着泪水,自语道:“爹、娘,我终于回来了!”
年轻人便是崔响,多次从辽东战场上死里逃生的幸运儿。
天武元年的辽东战事结束后,崔响便前往抚顺老寨寻找父亲,然而他父亲崔英泰已经去世两年了。
常年在战场上的逃生经验,让崔响摸了不少躺在地上“战友们”的口袋,发了一笔小财。
厌倦了军武生涯的崔响,重新安葬了双亲,果断离开了辽东,在长城周围四处游荡,希望能顺着长城回到念念不忘的老家宣府。
这一路上,官路两侧田亩交错,地里的庄稼虽然说不上多么茁壮,但长势也是青翠可人,整齐划一。
一眼看去,就仿佛当年崔响远远观望过的天武军骑兵阵营似的。
崔响站在田头,向田中干活的农人问道:“劳驾,大哥这里是不是宣府镇的地界?”
干活的农人汉子站起了腰,随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珠子,道:“小伙子,这就是宣府镇的地界了,再往前走二十几里就到小镇上了,听你说话有些乡音,莫非小哥也是宣府人?”
崔响道:“回大哥的话,我确实是咱宣府人,在七岁那年全家被鞑子掳走到辽东作了包衣,新皇收复了辽东,我这才得以脱身,想着回到故乡,将来能落叶归根。”
汉子听后一阵唏嘘,暗道这孩子真可怜,当年建奴从宣府入关,掳走了太多的汉人。
他回头望了一眼翠绿的庄稼,抬头看了一眼日头:“小哥如若不嫌弃,正午就去我家吃上一口,估计这会儿你大嫂也准备妥当了,前去歇歇脚,也好走完剩下的路。”
感受到家乡的淳朴,崔响有些感动:“那就叨扰大哥了。”
一顿饭吃的很快,却给了崔响很大的震撼,他没想到的是现在的庄稼汉一顿晌午饭竟然如此丰盛,有肉、有面、有小菜,还是记忆中的味道,让人踏实。
到了镇上崔响更是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东瞧瞧西望望,多少次午夜梦回来到这个熟悉的地方,却是早已变了模样。
一个他想都不敢想的模样,平整的路面、林立的楼宇、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们虽穿着朴素但是却干净整洁,再也没有了边塞穷困之地的模样。
人们披着夕阳的余晖在街上散步,人群之密集比他记忆中的赶集还要热闹。
街道上的说书人不时还讲着镇朔将军杨国柱的英勇事迹,还有杨家小姐受封贵妃之事。
正当崔响沉浸在家乡的美好之时,钟楼上传来急促的钟鸣,警示着人们有敌人逼近。
崔响面色一沉,习惯性的往地上一趴,只听大地微微震颤,远处有大量的骑兵奔来。
崔响像被针扎一般又猛地从地上跳起,口中大喊:“敌袭!”
原本嘈杂的街道瞬间安静下来,过了半晌人群轰然而散,四处奔逃。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