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无品大知县第352章:黄钧同被逼加入造反同盟寇相冲着王钦的背影冷冷的一笑,然后扭头向三子道:三子公公,麻烦你去向皇上通报一声,就说本相要跟皇上谈平叛之事。
三子公公忙道:寇相稍等,咱家这就给你通报去。
话罢,推开门走了进去,然后来到赵恒的面前跪倒报道:禀皇上,寇相在外面求见,说是要与皇上谈平叛之事。
赵恒忙道:快请寇相进来。
三子应道:遵旨!
站起身来匆匆的走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寇相从外面走了进来,来到赵恒的面前跪倒参拜: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恒挥了挥手:寇相平身。
寇相从地上站起身来。
赵恒用手向王钦刚才坐过的那张椅子一指:寇相坐。
寇相道:谢皇上。
然后坐到了那张椅子上。
赵恒问:寇相,平叛的方略制定出来了吗?
寇相点了点头:基本上算是制定出来了,但还没有最后形成文字,臣先跟皇上说一说,看皇上有什么意见和想法。
闻言,赵恒点了一下头:寇相请说。
寇相道:臣跟杨六郎元帅,开封府的李知府进行了沟通,我们三人一致认为,洛阳王的那几十万大军不可怕,也不难对付,可怕和难对付的是协助洛阳王起事的那股江湖力量,那股江湖力量中最可怕的是已经隐退江湖二十几年又重出江湖的四大魔头,这四个人不但武功高的可怕无人能敌,而且每个人的手中还掌握着一支神秘而又可怕的队伍。
据李知府讲,四魔头中尸王训练出了一支死人的队伍,这支队伍里的人由于全部是死人,因此根本就不惧生死,与之作战时,我方的人无论怎么杀它们他们都不会再死了,就是砍掉它们的腿和胳膊,他们仍然能跟你作战,最后被砍杀的就剩下一颗头了,这颗头仍会跳着高的来咬死你。
闻言,赵恒惊得身子激灵灵的打了一个寒战,不由恐惧的:我的天!真有这么恐怖可怕的队伍么,会不会是我王叔故意放出来的烟雾吓唬我们的?
寇相摇了一下头:不是,的确有这么一支死人的队伍,六个月前,李知府去洛阳赴任时就曾遇到过,并且还跟他们干了一架,在李知府师傅的帮助下,李知府击退了这支死人的队伍。
赵恒点了点头:原来李知府能够对付这支可怕的死人队伍啊。
寇相道:这仅是四支队伍中的一支,还有地虫、天魔、鬼狐三支更恐怖可怕,更难对付的队伍。
赵恒忙问:这又是三支什么样的队伍?
寇相道:据李知府的师傅说,地虫训练了一支巨蚁兵,这种蚁生长在大洋中的一个岛子上,个头比猪还大,力大无穷非常的厉害。天魔和鬼狐,一个擅长用魔音和毒,另一个擅长摄取人的魂魄,都不是我们朝廷的军队所能对付得了的。
闻言,赵恒的脸都吓白了,很是惊慌的:那------那我们怎么办,怎么办啊?
寇相道:李知府和他的师傅已经有准备了,他们从中原武林十四大门派中精选出来了六百六十个高手进行了特殊的训练,并排练了一座周天大阵,此大阵可以对付洛阳王的那支江湖力量,因此老臣建议,朝廷对洛阳王叛军的一战,由李知府挂帅统一指挥。
闻言,赵恒暗自一惊,忙问:寇相的意思,是要朕把守卫京都的三十万大军交给李知府指挥么,可他是个文官啊,行吗?
寇相道:老臣考虑了在京城的所有武将,没有想出有一个适合这个帅位的,李知府虽说是个文官,但他却有着一身高绝的武功,而且还熟知兵道谋略,尤其他跟中原武林各门派的掌门人关系甚好,
那些人都听他的,此次我们对洛阳叛军一战,中原武林十四大门派是一支很大的力量。
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根本就没有胜算的把握,可这支强大的力量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指挥的,但李知府能够指挥他们,再加上有李知府的师傅的辅助,此战我们就有了获胜的把握了,因此,老臣认为,李知府应该是帅位的最佳人选。
赵恒做思索状没有说话,但他在心中却在暗骂:这老头真奸啊,先对朕编造出一通江湖四大魔头的屁话来吓唬朕,然后又拼命称赞我哥哥如何如何了不得,其目的不就是忽悠朕把兵权交给我哥哥么,这明摆着就是设了一个圈套让朕去钻,朕岂能上了你老头的鬼当。
寇相并不知道赵恒此时心中所想,见他没有说话表态,于是催问:皇上认为老臣的提议如何呢?
赵恒搪塞的:此事,事关重大,朕一个人决定不了,等朕去慈宁宫问过母后再决定吧。
寇相点了点头:此事的确是很重大,皇上应该去征求一下皇太后的意见。
话罢,顿了顿,接着又道:皇上,还有一事我们也要尽早做好防范。
赵恒问:何事?
寇相道:洛阳王此次起兵绝对不可能是单独行动的,搞不好可能会与北边的辽国联手,也就是说,洛阳王的叛军东进,进攻汴京城之时,也是北边大辽国军队南侵我边关之时,因此老臣认为立刻结束三关元帅杨延昭的探亲假,命他尽快返回边关以阻止辽军的南侵。
闻言,赵恒暗自冷笑的想:好一个如意的算盘啊,先忽悠朕把汴京城的三十万大军的军权交给我哥哥,然后又让杨延昭回边关掌握边关的数十万大军的军权,这样一来,你们就可以内外配合,遥相呼应控制整个局面了。
下一步岂不要对朕逼宫让朕把皇位禅让给我哥哥了,看来王相说的没错,这个寇老儿跟杨六郎已经站到了我哥哥一边去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