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八一中文网 www.81xs.la,最快更新日月永在最新章节!

    当朱允炆这个皇帝有心要做某件事的时候,那么这件事一定是享有最高级别的优先级。

    几乎在短短几天的功夫,内阁就拟好了草案,关于兴办学堂的计划和选址,包括第一批招生的规模。

    南直隶、江西、浙江三省每个府各建一所童学和少学,而在南京、南昌、杭州三城各建一所青学。

    童学的招收线为十二岁以下,人数上限为三百;少学的招收线为十二岁以上、十五岁以下,人数同样为三百;而青学暂不面向民间直招,凡有各省府县教谕推荐的儒林学子皆可持凭证往省城入学,只要是三十岁以下,十五岁以上皆可,人数不设限制。最后,开办学堂的前期一户无论你有多少的适龄上学儿童,但是只能有一个孩子享受免费入学,哪怕你想花钱送孩子上学也是绝对不允许的。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第三条,那就是特意为前两条服务的了。

    后世早期有一种腐败现象,叫做开奔驰领低保。

    同样的道理,官办学堂,第一批入学的绝大多数一定会是当地府县有实力的地主豪强,他们家的孩子虽然本就读书识字,但有便宜不占白不占,总能给他们省掉一笔请家教的开支。

    而且官办啊,任何的东西只要在前面挂上一个官办的名头,那么在古代这个时期都会让民间趋之若鹜,让人想要见识一下。

    这年头家庭有条件的孩子难免会很多,不同的岁数段自然也是都有,他们必须要做个选择。

    童学、少学、青学,这些豪强大户只能选一个学校来进。

    天家重长子、百姓爱幺儿。

    这些地主豪强虽然不是天家,但他们的家私殷厚,最重视的自然是培养出一个能帮助家族的即战力,那么青学作为三种学府中的首席,就会成为他们首当其冲的第一档选择。

    如此一来,也算是给童学、少学让了路。

    省的他们过度挤占平民百姓家孩子的名额。

    三十多个府,就是三十多所童学和少学。计划满员招生两万余人,这个庞大的数量,豪强地主阶级是消化不完的。

    架子搭好,剩下的就是往里填充内容。

    朱允炆本想借着这次兴办教育的机会放开男女大防,让女童也可以入学,但却遭到了内阁四人口径一致的反对。

    什么‘妇女能顶半边天’这种话压根就不是这个时代应该提倡的。

    女性可以入学,那将来是不是也有等同的资格考官?

    本来就坑位有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官场仕途,在把几千年专属男人的权利让出去,那可不行。

    内阁不会同意、朝堂不会同意,因为天下的士子都不会同意。

    这不是急的事,别弄得地方乌烟瘴气。

    虽然只要朱允炆愿意,他能强行推行下去,但全是弊端毫无好处的事,他自然不会做,内阁反对,他也就闭嘴不说。

    码过这件事,朱允炆又想起标点符号的事,这个想法就得到内阁的一致称赞了。

    古代诏书、文书等没有标点符号,同样一句话,如果断句没有断好,那读出来可就是两个天壤之别的意思了,容易闹出大乌龙来。

    所以古人们有的时候在写奏本的时候,会在应该停文的地方加重笔墨,怕的就是皇帝看不懂,悟错了意思。

    推行标点符号进行分段,恰当其时。

    前置的办学事务商议完,那剩下的便只有教材和择师了。

    择师最是容易,翰林院可是有着几百名整天闲着没事干的游荡学子呢。

    除去翰林学政这个中枢的干部梯队不动,其余的翰林学子根据各自的长项担纲不同教材的教师,虽然还有些名额不足,地方上予以补充即可。

    另择各省府军卫所挑选几名武艺精湛的担纲所谓军训课教官,每所学校每日课程中要有一个时辰的体训课。

    择师的事好安排,而教材的事内阁和翰林院开了足足四天的研讨会,按照朱允炆四大主课的要求,也算大致有了一个方向。

    国学这边最是简单,四千余年文明,文学典籍浩如烟海,内容由浅至深的则选就行,童学开蒙可以拿三字经、百家姓之类,而后由浅至深到唐宋诗词之类的比较轻松的娱乐文学。

    少学的国学课,就该引申一些蕴含古人思想的文章或者更深层次的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春秋以及虽不被朱允炆所喜,但仍代表华夏文化的四书五经等。

    青学的国学课,就开始择选一些青史中重要名人的文章、语录收集,让这群已经算是半大小子的学生好好体会这文章更深层的感悟,内阁眼下拟选的有荀子、墨子、韩非子、公羊高等春秋战国时代的先贤,也有曹操、刘勰、陈寿等魏晋君臣。近现代的有文天祥、王安石、阿合马等宋元名臣。

    当朝的更有太祖高皇帝和朱允炆这个现任皇帝。

    最后两个是朱允炆这个皇帝厚颜无耻要求加上的。

    而数学这一课,可是让翰林院好一阵折腾挠头才弄出来一份目录。

    刘徵的九章算术注、贾宪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祖冲之的大明历、秦九韶的数学九章等都是翰林院挑出来系统整理的。

    “减加乘除、增乘开平方、增乘开立方、三斜求积、正负开方、圆周率......”

    朱允炆拿捏着这份数学的目录不住点头,在数学这一块,中国古代可一点不怵欧洲人,只能说这些东西在古代被运用在科学领域太少,而在重大的国事上那更是一点都用不到,说直白点,就是数学这个东西在古人眼里是无法影响国家发展的,上不所喜,自然也就逐渐被束之高阁之中了。

    “由浅至深,你们按照学习的难易度来排吧。”

    数学是科技的基础,但是朱允炆毕竟不是专业的教师出身,他自身不懂如何系统的教学,还是只能委任给内阁和翰林院。

    “不过朕只提一点要求,回回留下了许多天方的数学知识,这些都要应用上,也不枉咱们先人费心费力的编译。”

    几人都应了下来。

    数学之后便是青史,也是最简单的一块。

    童学是没有青史的,十二岁以下的孩子教哪门子青史。青史是厚重且血腥的,朱允炆没打算修饰和美化,更不可能去抹除某些历史,那是对整个民族进行的最恶劣犯罪,死后,就没脸见祖宗了。

    “对待青史课这一块,朕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务实。”

    朱允炆的态度是坚定不移的:“对与错不应该由咱们来评判,咱们只负责整理并编辑成册,青史课的教师要实实在在的把青史的原貌说给咱们的孩子知道,至于如何看待历史上的问题和事件,要让这些孩子自己学会独立的思考。”

    思想政治这一课也相对比较简单,童学期叫做思想品德,无非就是一些小故事、小寓言之类,什么卧冰求鲤二十四孝的故事。

    忠孝仁义、谦恭明礼。这些都是童学时期要学的,而忍让两字之类的故事被翰林院砍了下来。

    皇帝不喜欢放羊,他们就得学会养狼!

    因为在少学期的政治课,扉页上的第一句就是朱允炆这个皇帝的一句话。

    “大明疆域之大小,皆取决于我大明之少年,少年心有多大则我大明有多大。”

    自少学期开始,杨士奇的意思便是在政治课中大量饮用朱允炆的思想和许多理论金句,连前几日刚说的学习强国、大明梦都现学现卖的搬了出来。

    学习要从娃娃抓起,忠君,也要从娃娃抓起啊。

    教材的事,朱允炆跟着内阁又议了两天,便也就一个大概定了下来。

    摸石头过河,朱允炆不是什么天才,可以手到擒来的就凭空造出成系统的教育体系,但有着后世教育的可借鉴例子在,他总还能跟着内阁这群这时期天底下顶聪明的人一群人在一块商量着来,还是那句话,后期发现,后期改进。

    治国不能理想化,治国同样需要理想化。

    不能光空谈说要想出一个万无一失的政策,然后召集成千上万人天天在一起开会,没等事开始办之前就面面俱到的考虑会不会有这个漏洞、那个漏洞之类的,恨不得整的一点毛病都没有再拿到社会上去适用。

    就算如此,那就能保证一定不出问题了吗?

    到时候时间浪费了、人力物力浪费了,事情又回到原点:那就是发现后改良。

    后世有着中央政策研究室,有着两会,很多的国策一样是推行之后再慢慢的修改完善,适应社会。

    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是这样。

    是不是理想化政策、是不是乌托邦式的狂想,一定要先拿出来接受实践的验证,如果问题不大,那就完全可以改良后贯彻落实下去。

    不能因为出现一丁点的小问题,就忙着叫嚣庸政昏政,然后废除掉推行新的。

    那就不是治国,而是过家家了。

    “教育是国之根本,天下有无数双眼睛看着,出了哪怕一丁点问题,都会有人对朕、对内阁加以批评,所以你们要慎重,朕也要慎重。”

    几人自然又是一番拍胸脯打包票。

    还没等他们把这事消化完,朱允炆的下一句就让他们脸色大变。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