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八一中文网 www.81xs.la,最快更新勒胡马最新章节!

奇制胜的效果的,而且其后物资运补,并不算太过遥远、繁难。其次是地理状况,黄河上的津渡有限,尤其数万大军北上,为了保障后路,是多半要取津口而渡的,不可能找随便什么地方放舟或者搭建浮桥——况且不是任何地点都能把浮桥给搭起来的吧;加之三津之间,相距不过一二十里,便于统筹、呼应。

    大军渡河,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字,要在敌人还没能反应过来,及时将重兵集结于岸边之时,便尽量渡过更多兵马——由此而观,这三津乃是黄河上最容易被突破的津渡。

    张宾希望能够将晋军封堵在黄河以南地区,最多让你进至河内——因为孟津两岸,皆在晋人手中,你根本就堵不住啊——则王阳等据河内东部各城而守,足以阻遏晋军东出之势相当长一段时间,方便己方从容布置。而一旦晋军自三津涉渡,进入汲郡,便有可能切断河内与襄国之间的联系,则王阳等军孤悬在外,其势便岌岌可危了。

    所以他驻兵朝歌,主动派人去勘测三津的水文,似有欲自三津南渡之意,就是警告祖逖:我已然有所防范,你别来了,且另谋良策吧。

    张宾却没有考虑到,可以纯用船只不经津渡而运送兵员……

    铜关本身是有做津渡的地理条件的,但其对岸——南岸——则崖高水湍,不能系舟,故而张孟孙并未放在心上。他的盲点,在于不相信,或者此前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用舟船也可以载运大军团。

    想当年石勒在渭滨,打算沿水而下,直取徐方,图谋建康,就临时捉人造船,才刚造好不多,便被石虎一火而焚了,可见羯军对于水面作战乃至只是简单输运,都是很不熟悉的。祖逖则不同,虽然也是北人,却在建康呆过一段时间,进而又得知裴该使陶侃以舟船运兵,潜出阴沟水后,摧破刘乂,故此既守洛阳,便对附近河段的水文进行了仔细勘测,确定了水上行军的可能性。

    就此促起不意,顺利拿下了铜关,张宾闻报,便欲急往复夺。大将郭黑略建议说:“我军不如实自三津涉渡,南攻濮阳,以调动晋师……”

    张宾摇头道:“此议不妥——前日遣人探测三津水文,便得报对岸晋军,会兵于河岸之上,多造堡垒,已有所防范,恐怕大军颇难涉渡……”这也是情理中事,我假装欲自三津而渡,对方又岂能毫无防备呢?

    随即又指点地图,对郭黑略等众将解释道:“且即便大军得渡,攻入濮阳,固然兖北之地,可以任我纵横;但若欲前向洛阳,直捣敌之腹心,以迫使晋人放弃铜关回援,则尚有五六百里之遥,且荥阳、成皋横扼其间,过之不易。于此同时,祖逖乃可将主力自铜关登岸,一马平川,直指襄国!”

    郭黑略道:“晋人怯懦,司马邺年方弱冠,则我军逼近荥阳、成皋之间,彼必然召回祖逖。反之,襄国有天王坐镇,即便祖逖逼至城下,亦无所惧也。”

    张宾还是摇头,说账不是这么算的——“即便晋君臣惧我,除非我得逾成皋关,真正迫近洛阳,否则可召裴该自关中来援,何必遽命祖逖班师?至于天王自然不畏祖逖,但若我腹心之地,皆为晋寇所蹂躏,即便大军在前方取胜,后援必将不继,安能长久啊?且若祖某自汲郡西向,与李矩夹击镇西(王阳拜镇西大将军)等,河内势难久守……”

    总而言之,既然被敌人抢了先手,攻我之必救,而我又没有合适的“劫”反击回去,那就只有前赴铜关,见招拆招啦。

    于是张宾急命在三津假装勘测水文、搜集船只的小股部队,急沿河岸去救铜关。至于朝歌的主力,则以郭黑略为先锋,全军开拔,自北道而向汲县。

    从朝歌到汲县,百余里地,两日便至,同时得报,从三津过来的部队已被晋人击退。郭黑略先入汲县,乃分派部属巩固城防,并安排大军入驻事宜,自将两千精锐南下,直取铜关。

    在他想来,铜关的晋兵数量不多——前日激战,虽在黑夜之中,很难分辨敌军数量,但逃归的败兵不约而同地指出,运兵的晋舟不过二三十条而已。在郭黑略的概念里,船嘛,最大也不过能装一百来人,则二三十船,连水手带步卒三千顶天了。所谓铜关,不过岸上堡垒而已,除了南面临河,难以靠近外,别无险要可恃,我就算攻不破,逼得晋人不敢露头总不难吧?则只要控扼住了铜关周边地区,晋人再有增援过来,他还能往哪儿摆?

    于是直迫关前,随即听得一声鼓响,关门大开,晋军络绎不绝地杀将了出来,其数不下四千……

    郭黑略当场就傻眼了。

    并非祖逖的主力已然抵达,而是魏该本就带了将近五千人奇袭的铜关。

    魏晋之际,中国的造船技术攀上了第一个高峰,出现了名为“楼船”的庞然大物。根据后来《晋书·王濬传》记载,晋武帝司马炎图谋伐吴,命王濬在蜀中修造战船,沿江而下,“濬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也就是说,光一条船就能装载两千多兵卒!

    真若有这种“大船连舫”,估计魏该光靠这二十条船,就能把晋军主力全都送过来,而不必要再去向祖逖求取增援了。

    后人或以为此数字纯属夸张,水分太多,其实考究当时的技术,更因应所需条件,就知道可能性很大了。关键是此船行之于江,江上风浪有限,所以装载多了,重心难稳的问题可以一定程度上忽视——不过此等楼船,仍可能因江风而倾覆,东吴大将董袭就是这么死的……

    其次王濬是做“连舫”,也就是把几条大船左右连缀起来,就仿佛小说里的“连环计”一样,所以才说“方百二十步”,其上能够跑马。则具体到每一条船,载兵数量就绝对没有两千人那么恐怖了。

    根据《三国志》所载,孙权曾发兵讨伐黄祖,黄祖“横两蒙冲挟守沔口,以栟闾大绁系石为碇,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飞矢雨下,军不得前”——也就是说这种蒙冲舰,不考虑航行问题,极限载兵可达五百,估计这才是当时江上巨舟的普遍规模。

    而如今魏该所乘楼船,虽然不如黄祖蒙冲,又要考虑航行问题,必须多载水手,以及部分军需物资,却也每舟可乘两百五十兵,总计五千,悉数登岸而入铜关。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