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八一中文网 www.81xs.la,最快更新帝国霸业之崛起最新章节!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犬戎犯京、三路诸侯勤王”精彩连篇、情节纷呈,无论是我写来还是朋友读来大概都会大呼过瘾,然而这个版本多是来自于民间的传说或个别书籍的记载,据历史学家们考证,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实为无稽之谈、向壁虚构。

    不知朋友们对此有何想法,反正我是挺遗憾的。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谈到过,‘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尔。骊山之役,由幽王举兵讨申,不需烽火。’钱穆先生的意思是说:烽火的应用实是在汉朝防备匈奴时才应用普及的,在周幽王时还没有;而骊山大战,是周幽王主动讨伐申国的战役,而不是申国进攻镐京的战役,也根本用不着举什么烽火。

    烽火究竟始于何时,具体难考。但大致应该是在战国时候秦、赵、燕诸国抵御边外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的骑兵侵扰中开始出现和应用的一种防御警报手段;秦朝时烽火台之间筑墙连接,是为长城;西汉时形成正式的国防防御制度。所以说周幽王时烽火传警不符合事实是可信的。

    那么‘幽王之乱’的历史真相究竟如何呢?!前文描写的的诸多事件有几分真几分假呢?可是查注于史籍中,却偏偏于此处最为含糊和缺失,而就有的那寥寥几笔记载,诸书之间也多莫衷一是、矛盾百出(这大概也是让民间传说得以大行其道的原因吧)。

    不过我们何妨且把这诸多乱线头理一理,一起增长些知识。而真相究竟如何,朋友们不妨自作揣摩。

    幽王末,西周终,其时在《诗经·十月之交》有‘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记载,想来应该是彼时国情混乱的真实写照,其时连续的大地震和国政昏乱,人民流离失所、官员胡作非为,社会不知是怎样一幅凄惨悲哀的景象。

    《诗经》有:‘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悦之。’大意是人民的田地,你强占了;人民的儿女,你霸占了;我们没有犯罪,你却派警察抓捕我们,而那些胡作非为的坏蛋、官吏,你却宠用他们为好人。

    《诗经》还有:‘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教匪诲,时维妇寺。’‘艳妻煽方处’‘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这些都是揭露、描写周幽王宠爱褒姒、听信夫人谗言祸国的。

    这些发自于民间百姓内心的歌声都应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

    当是时,周幽王狎昵群小、国政昏乱、宠爱褒姒、伯服,恶待申后和太子宜臼,这都应该是事实。民间就还有记载说周幽王欲立伯服为太子,但恨于宜臼在前,于是一次趁宜臼在花园里玩耍的时候故意把笼子里圈养的老虎放了出来,想让老虎吃掉宜臼,除了眼前钉,有道是‘虎毒不食子’,幽王的良心大大滴坏了!

    还好,宜臼虽小却很沉着,对着突然出现的老虎猛的大喝一声,老虎大概是在笼子里被关久了,有点呆傻,要不就是没睡醒,一时就懵住了,趁这么个机会,宜臼转身大摇大摆的走掉了,当然事后也神情恍惚了好几天,吓的!这虽是一个不辨真假的故事,但却实实在在的反应了当时宫廷的情况,反映了太子和王后的险恶处境;周幽王对儿子如此,对妻子那就可想而知了,申王后的日子肯定是一种非人的煎熬。

    宫内如此,宫外也好不到哪儿去。

    钱穆先生在研究此段历史时也曾提到过:郑国的郑桓公本来在周朝中央政府任司徒一职,封地在宗周附近,但因看到周幽王国政昏庸且与申姜矛盾激化,进而引起以申国为首的诸多地方势力的不满,预感到中央政府威信落地,国家即将有内乱,镐京附近恐怕待不下去了,早在‘骊山事变’前就谋划着东迁。西周灭亡前,郑桓公已经在今天河南郑州一带从几个小国手里巧取豪夺了一片土地,后来郑桓公及儿子郑武公掘突以此为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新郑国。

    大臣们都各怀私心、各寻前程了,此时的国政恐怕已不仅是混乱的问题了,大有大厦将倾、树倒猢狲散之势了。

    能把国家折腾到如此地步,其混蛋的程度想来应该更甚于‘烽火戏诸侯’所刻画的形象。

    家内鸡犬不宁,臣众离心离德,幽王威信一落千丈,朝廷地位岌岌可危,混乱中,故太子宜臼和申王后逃亡了,逃到了申王后的娘家、宜臼的姥姥家申国!这背后很难说没有申国的支持与策划。周幽王大怒,调兵遣将,要亲自征讨申国。

    而申国想必早有盘算,也在此时联合了缯国、许国与西犬戎等,打着‘兴大周除奸佞’的旗号,以太子宜臼之名,主动迎击了。

    这里究竟是申国打着外甥宜臼的旗号还是宜臼幕后纵使舅舅们造反实难臆断,因为宜臼当时仅为十多岁的少年,但宜臼少年老成也未可知。

    总之,两支队伍遭遇于骊山,周幽王大败被杀,宗周之地被犬戎、缯、申等国强占,宜臼被舅舅们拥立为王,是为周平王。但这里又有一个疑问,据各本史书记载,宜臼嗣王位后,并没有在镐京,而是回到了申,这是为什么呢?

    国学大师钱穆的以下一番话也许能揭示出一些原因:‘凡拥护平王诸国,如许、申、郑、晋、秦、犬戎等,皆别有野心,形成一非正义之集团,为东方诸侯所不齿。’

    此句话的意思是(钱穆先生认为):宜臼和申国是以子杀父、以臣弑君,且勾引外贼犬戎,乃作乱犯上之团体,是非正义的一方,所以不会得到其他诸侯的承认与支持,尤其是东方以齐、鲁等大国为首的强大势力,甚至可能还会遭到他们的攻击,所以不敢占据镐京而退回申国自保,就是勤王的那三路诸侯,究竟帮的是谁也是需要探讨的。

    清代学者崔述就在他的《丰镐考信录》中十分不解的问道:“君臣父子,天下之大纲也。文武未远,大义犹当有知者。况晋文侯、卫武公当日之贤者也,而郑武公、秦襄公亦皆卓卓者。……何故必就无君之申而立无父之宜臼哉?”?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