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那根令他们耗费心力的自来石,其上有十一个字——“玄宫七座门自来石俱未验”,意思是明定陵中的每一道石门都有自来石守门。
然而,并不是所有想要打开墓门的人都会这样绞尽脑汁地想办法破解自来石机关。
1928年,震惊中外的清东陵被盗案中,军阀孙殿英和他率领的匪兵在盗掘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和乾隆帝的裕陵时,也碰到了拦路的自来石,孙殿英采用了野蛮的决绝方式。
盗掘裕陵时,匪兵们用尽一切办法都打不开墓门,最后只得用炸药将墓门炸开。其后果是石门轰然倒塌,正好砸在因地下水上涨而漂移到墓门处装载乾隆遗体的石棺上。
而在发掘慈禧陵时,匪兵们担心使用炸药会毁坏墓室中的宝物,于是动用了四十多人,用粗壮的大圆木将墓门硬生生撞开。墓门打开后,发现门内的自来石竟然被撞断为数节。
自来石是明清两代大型墓葬中常用的防盗方式,大型墓葬往往有多个墓门,就算盗墓者勉强突破一道墓门的阻挡,也会被接二连三的防盗设施阻挡。
至于顶门器,流行于秦汉时期,时代比流行于明清的自来石早了一千多年,但顶门器的精巧程度却丝毫不逊色于自来石。
顶门器的防盗原理与自来石基本相同,即在墓门内的墓室地面上设置顶门器,当修墓工匠离开墓室时,从外侧将墓门关闭,就在墓门关闭的一瞬间,顶门器自动启动,从里边顶住墓门,形成一个坚固的门闩,使盗墓者不能从外侧将墓门推开。
顶门器的质地有石质和铜质两种,体积不大,最长的也不会超过1米。其自动升降是依靠杠杆原理,即通过穿轴形成一个跷跷板形。
一方坠一个重物,当另一端没有力作用其上时,顶门器的跷跷板就会因两端重量不等而一端上翘一端下沉,上翘的一方正好顶在墓门底部,在墓门之内将墓门牢牢封死。
广州象岗山的西汉南越王墓,墓门处便使用了顶门器防盗。
南越王墓是一空多室石室墓,其设在墓门内的顶门器为石质,由五块近“Z”形的石板组成。
五快石板叠放在一起,中间部分用一根直径为两厘米的铜质横轴穿缀,两端的两块石板略大,铜质横轴固定在这两块石板上,因此这两块石板是固定的。
中间夹着的三块石板略小,由于穿缀在中间,所以这三块石板是可活动的。
换言之,它们就是这个顶门器的“跷跷板”。
修墓的工匠在最后离开墓室前,在墓门内侧的地面上靠近门砧处挖一个坑槽,将顶门器两侧固定的石板卡在坑槽里,而中间的三块可活动的石板保持可翘动状态。
工匠们关闭墓门时,顶门器中间的三块可翘动的石板被压在门下,墓门关闭后,三块石板翘起,卡住墓门。
小黑听完我的解释我,透过石门间的缝隙望去说:“那这竹王陵中应该是使用顶门器,西汉时期那会可没有自来石,那咱怎么开,总不能那炸药来炸开吧。”
我走到门缝间也往里瞅去,觉着这事还真难办了,別说没那么多炸弹,就算有也不是那么好炸的,这才是第一道门,后面可能还会有数道,总不能一路炸下去。
我和小黑两人挤着往里看的时候,一个不小心,谁知道木门动了!
两人被吓得赶紧推开两步,小黑骂骂咧咧地说:“这他妈怎么回事,总不能墓门是可以自动打开的吧。”
一般人的陵墓可能会省略掉顶门器,或者用一般石料的,但说竹王陵没顶门器,那不是笑话吗?
我端起枪,对几人道:“或许这墓早就被人盗过,用了秘法破坏掉顶门器。”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资源丰富,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应有尽有。地域的不同、气候的差异,造成各地地貌土壤的巨大差异。
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水利条件造成墓葬埋藏条件的不同,进而导致不同地区间墓葬结构、材质的差别。
针对不同的墓葬、盗墓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经年累月,形成了两大派别,北派与南派。
南北方地理环境和历史传承的差异,造成了北方和南方墓葬的不同。千百年来,南北方保持着各自的特点,传承着两种不同的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墓葬多为土坑墓。北方的中原地区以黄土为主,土质较黏,因此墓葬形制除土坑墓之外,还有洞穴一样的土洞墓。
南方地区由于土地沙质,土质比较松散,难以挖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