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帮助特困职工家庭、一般困难职工家庭从根本上摆脱家庭生活困难,冀东机务段工会鼓励和支持这些家庭做小生意,创出了一条困难职工家庭自行摆脱困难的新路。
墙内开花墙外香。冀东报社记者宋佳采访冀东机务段受助家庭深受感动,连夜完成一篇3000字的《救急不救贫的大胆尝试——冀东机务段真心实意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长篇通讯,《冀东铁道报》头版头条刊发,迅速又被《人民铁道报》《冀东工人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转载。
冀冀东机务段觉得,机务部门既然是“火车头”,绝对不能标榜“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封建思想,通过全面落贯彻实职工当家做主,提高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际行动,形成了齐心协力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韩大路高兴地说:“单位能一门心思为乘务员着想,和以前相比,现在乘务员每月收多入20多元,不把火车开好,就对不起单位。”
打铁先须自身硬。自改革开放以来,冀东机务段始终把加强党组织建设、强化领导干部教育、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放在首位。
冀东机务段在辖区内燃机车全面更新换代的关键时刻,不忘对机车乘务员进行“万冀线精神”传统教育,聘请参加万冀线建设的老一辈,深入客运和货运车间,给干部职工讲建设万冀线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面对面、零距离和建设者交流,谈未来、话理想、展望铁路改革发展的美好前景。
春雨润物细无声。尤其是五六十年代万冀线上《梅婷》《张嘉旺》《赵德才》等人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深深打动了积极接受内燃机车驾驶培训的每个乘务员,激励他们在机车全面更新换代中展示作为、再立新功、书写辉煌。
千百年来,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民族不能没有梦想、一个企业不能没有精神。
中国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万冀线时淬炼出的“不怕苦敢为人先、建铁路抛洒热血、献青春无怨无悔”的“万冀线精神”永远不过时。
自“万冀线精神”诞生以来,不断鼓舞激励千千万万的冀铁人不讲条件、艰苦奋斗、默默奉献、展示作为。而且,“万冀线精神”在全路乃至全国被发杨光大。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命脉,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铁路牵引动力先进与否直接影响运输效率的高低。
冀铁人尤其是第一代机务人记忆犹新,解放前,我国没有一台自己制造的机车。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部门从仿制国外机车着手,于1952年制造出第一台蒸汽机车,1958年开始制造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随着中国铁路装备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冀东铁路局的牵引动力逐步得到进步升级,给生产布局、运输组织方式、运输管理等带来了新的变化。
今朝喜鹊报远饷,1980年12月30日,冀东机务段管内全部实现内燃机车牵引,对火车司机是莫大的鼓舞。
冀东机务段的火车司机老蔡情不自禁地对记者说:“铜川站至玉屏山区段坡陡、山洞多,机车行走起来剧烈晃动,火车排出的煤烟,呛得人喘不过气来,退乘后火车司机个个都变成了‘黑人’。
现在,我段实现内燃机车牵引,让我们火车司机扬眉吐气。”
是啊,落后的牵引设备,快速增长的货物运量,捉襟见肘的客运方式,已经跟不上改革发展的需要。
冀东机务段的老司机都记得,50年代,冀东机务段只有17台蒸汽机车;1957年以后,解放6型陆续调出,增配解放1型;1962年达到45台;1959年,铁道部还配属冀东机段11台由前苏联制造的菲德型(FD)蒸汽机车;1966年起,陆续配属建设(JS)型和大功率的前进(QJ)型货运蒸汽机车;截止1979年底,冀东机务段共有建设(JS)型内燃机车63台。
如今,63台(DF)1型内燃机车取代63台建设(JS)型内燃机车,冀东至万水间货运区段运行时间上行由6.9小时缩短至4.7小时;下行由6.7小时缩短4.5小时;客车运行时间由275分钟缩短至155分钟,这是冀东机务段机车牵引的新突破。
诚然,妇孺皆知的瓦特先生做梦都想不到,他站在前人肩膀上发明的新式蒸汽机,在遥远的东方,在冀东铁路局,在美丽富饶的中原大地上威风凛凛地驰骋了近半个世纪,风风光光在中华民族的金猴之年——1980年12月30日,轰轰烈烈地退出冀东机务段历史舞台。
从此,一列列蒸汽机列车,拖着长长的白烟,在冀东机务段辖区,在中原广袤的土地上,在矿藏丰富的沟壑山谷中威风凛凛迂回跋涉的情景一去不复返了。
这,也将成为一代又一代火车司机,乃至铁路人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