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驴的发育比马快得多,即使大型驴也只需要不到两年就能完全长成,耐粗饲料和抗病的能力也远胜马匹,饲养成本远比马匹低得多,又不像骡子那样难以定量培养,而且大型驴的挽力其实不弱,驮载能力更是比驮马都强,配合其出色的耐力,看上去是非常完美的驮畜。但是各国军队历来都用军马而非军驴,自然有他的道理,驴的脾气比马倔得多,又没马那样聪明,运输途中时不时会撂挑子,而且什么时候罢工难以预测,因此运输要做到准时准点非常困难,民用的话还无所谓,军用的话问题就大了......
因此,苏俄大量征用“军驴”固然解了燃眉之急,却并没有能够彻底解决后勤补给的难题,而且还增添了许多无法预测的变数。再加上苏俄失去制空权后、运输队又频繁遭到联军轰炸,那就更不稳定了,导致苏俄红军的进攻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时常出现虎头蛇尾的尴尬情况。开打前肯定得攒足补给,所以一开始攻势很猛,但是因为后勤跟不上,战役发动前储备的物资消耗用得差不多后,攻势还能不能持续,就得看运气怎么样了......
而且进入1912年之后,苏俄红军不仅仅是南线战场的后勤补给日益吃紧,就连主要依赖铁路运输的北线战场也出了问题,没办法,铁路机车的目标实在太大了,北线战场又净是平原地区,遇到空袭的话,想躲都找不到地方,铁路机车的损失根本小不了。要知道这个时候联军所用的轰炸机无论性能还是数量,可都不是1910年的时候所能相比的,而在红军航空兵部队失去制空权后,苏俄红军虽然还可以依靠日渐成熟的地面防空武器来应对空中威胁,但苏俄现在规模有限的重工业产能却大大限制了高射炮与高射机枪的产量,再加上铁路线又实在太长,实在是顾不过来......
同样是因为工业实力不足,再加上钢铁同志对后勤也不够重视(注1),因此根本不可能像联军一方那样通过增加汽车产量来及时补足后勤的需要,导致后勤的困难越来越大,而且完全看不到解决的希望。
在空中优势丧失、后勤又极度困难的逆境中,1912年苏俄红军只能节节退守,但就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胜利的曙光居然会出现得那么快......
但这并没有出乎导师的预料,事实上,联军能够坚持到这个时候才求和,已经让他很惊讶了。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苏俄红军击毙和俘虏的联军总数已经超过了750万,虽然其中绝大部分只是附庸国或者殖民地的炮灰,也仍然足以与三国大战相提并论,称得上是一场“准世界大战”了,甚至从参战国数量的角度来看,这场苏俄的“立国之战”甚至比三国大战更加接近于一场真正的世界大战。
虽然附庸国和殖民地的人命不值钱,但是将其武装起来也都是要钱的,英国作为盟主,怎么都得帮忙负担一些,加起来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就算是这个时空的大英帝国比历史上强得多,也还是不可避免地倍感吃力。而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所导致的一系列变故令反苏联盟内部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裂痕......
虽然英国政府嘴上力挺,但却始终没有实际行动,出兵帮助奥匈帝国平叛的只有德国一家,而塞尔维亚等地的起义军在苏俄的支援和配合下又分外难缠,奥匈帝国垂死挣扎了一年多之后终于还是撑不住了,就连“二元”之一的匈牙利也不愿留在这艘破船上而宣布了独立,其他地区就更别说了。而德国政府见到事不可为后也终于想通了,不再努力维持奥匈帝国,而是跟着周边国家一起趁火打劫,尽可能地从中捞到最大的利益。
很快,奥地利与捷克都被德军占领,这可是奥匈帝国最为精华的两个部分,集中了帝国绝大部分的重工业,而且是德语区,大部分居民都是日耳曼人,德国消化起来非常容易,只要整合好了,实际意义比多一个完整的奥匈帝国作为帮手都大,毕竟奥匈帝国内耗严重,与其说是个帮手,还不如说是个包袱......
这立即就引起了英国首相老张伯伦的愤怒,德国背信弃义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旦德国将那两块土地消化整合,其工业实力就将超过英国本土,考虑到德国的技术优势,甚至跟整个大英帝国相比也不会逊色多少,而发展潜力更是超出一截,威胁实在太大了!
可是此时联军正在与苏俄大打出手,英国根本腾不出手来对付德国,直接翻脸的话,就算英国再怎么强大,还带着一大票小弟,也不可能同时跟德俄这两个陆军大国交战。
因此老张伯伦只能一方面通过外交手段逼德国放弃那两块土地,一方面则考虑跟苏俄停战,却没想到这个时候苏俄居然夺取了制空权而打出一波大反攻,联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这个时候求和的话,谈判太吃亏了,于是老张伯伦只能咬着牙耐心等待,直到战局再次逆转之后,他才通知驻华大使,请中国出面调停。
但这个时候,局面对英国已经更加不利了,拖了一年多时间,德国对于奥地利和捷克的统治已经巩固了不少,而且德国虽然没有明着退出反苏联盟,但实际上已经完全是出工不出力,就连布琼尼的六次突击打垮波兰的时候,德军也沉住了气没有出战(苏军也很配合地没有靠近德军防区),直接就将波兰给坑死了......
注1:二战期间就是,坦克造了N多,却因为汽车产量太少而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苏德战争前半段苏联步兵只能绑在坦克上跟随前进,因为根本没有多余的卡车载运他们,结果导致性能本来占据优势的苏联坦克因为缺乏足够的步兵保护(步坦协同水平低下则进一步放大了这个问题)而大量损失,这个问题直到后来美国援助了大量卡车之后才勉强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