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别扯些有的没有。
沈三问又道,“这要从万物的本源说起。”
众人:“…”
你耕地还耕出万物的本源了。
沈三问:“万物都在此方世界中完成各自的循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起始便是终结,终结便是开始。
太阳东升西落,第二日又会再从东方升起,直到永远,这是太阳的循环。
雨水蒸腾,凝结而化为云,云不堪负重落地成雨,上什下落这是水的循环。
稻禾春季下地,夏季成长,秋季长成,稻谷也能摘取,农民等到来年春季将稻谷下地,生生不息。
也正如人类,幼年学大道,成年孕育子孙,晚年无憾老去,可子孙后代无穷尽也,人类亦是生生不息。
这就是万物的本源。”
裴真:“这和地力有什么关系呢。”
众人:“这与不耕地,改种树有啥关系?”
沈三问:“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经过我这三年的冥思苦想,我终于发现了地力的循环,知道肥力流失的秘密,天灾人祸的根源。”
殿中多人被此言惊呆,也有人嗤之以鼻,那可是天灾的根源呢,你是不是还知道了怎么避免天灾,以后都不发生啊?
沈三问扫视众人一眼,“你们猜的没错,按照我说的做,的确能大大减少天灾发生。”
现在变成所有人不信了,对,是全部,包括宋这样与他共事已久的人。
这牛皮吹太大了,古往今来都没人敢说这句话。
众人都不屑于再说一句话,狂生啊,不知天高地厚,待会说完就启奏陛下,勿要让此等人再临朝堂,污了群臣之耳,驸马可不是什么正经凭才学得来的官。
沈三问:长得帅怪我咯。
不少人暗中腹诽,虚有其表。
前几年还是个正经驸马,如今,给你个嫌弃的小眼神自己琢磨。
对满堂质疑,沈三问视若无睹,“既然大家对天灾更有兴趣,我们便从天灾开始。
我这里要讲的天灾,与地力是同一个问题。
天灾大致有地震、火山、台风、海啸、旱灾、洪水四种。
地震火山乃是土地的循环运动,无可避免,但已有地动仪可以检测,暂且不谈。
台风海啸乃是风的循环,常见于崖州及南部沿海,多发于夏秋,陆地海洋气压差过大时周期性产生,因为影响面积小,对大周也绝非大患。
我要说的是旱灾洪灾,也就是水的循环。
旱灾起,土地皲裂,禾苗枯死,一年努力付诸东流,有的地方,一连干旱多年,百姓存量耗尽,初期尚能吃草根树皮,到后面,只能卖儿卖女卖自己,甚至易子而食。
洪灾起,家园尽毁,牲畜尽亡,水灾褪去,洪灾中死去的人、畜又会带来各种疾病甚至瘟疫,谁也不敢贸然食用其他食物,纵然禾苗侥幸存活,收成前毫无生存办法。
朝廷受百姓供养,便有赈灾安民的义务,一年至少有百分之二十投入在赈灾当中。
可若是年年天灾,处处天灾,没有那一朝能够承受。
谈旱灾首先要知道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是一地地下水的高度,挖井到了一定深度可以直接取水,这是流水的水位,还有土地中蕴含着水却没办法形成水流的高度,我称之为地下水位。
旱灾是土地缺水。田地植被储藏水量有限,地下水位极低,农作物无法获取到需要的水。
而林木正好是其中的关键,树,可以很好的存储水源,甚至温养水源。
你们有听过干死的禾苗,有听过干死的树木吗?若有,便只在突厥北地,绿洲变沙漠之地,好好的土地,一棵树都不留,最后土地变成砂砾,再也不能长出一丁点生物,不要说草木,人,都难以在上面存活。
你们可能心存疑惑,为什么是树呢?
首先,从表象来看,狩猎场知道吧,哪里树木葱郁,无论春夏秋冬,地底一寸之地,必然湿润。就算单独一根的林木,旱灾之际,周围的土地也是最为湿润的。
其次,是本人研究许久的结果。树木的根深入地底,一颗老树,无论他上面的枝叶多弱小,他永远牢牢扎根地底,向四周和地底无限延伸,一颗八尺的树,他的根甚至能有十八尺、二十八尺。
大家都知道,木头需要晒干才能用,木头中有非常多的水,而我们灌溉的水都是用给土地了。
树便是通过根来吸收这些水的。
树需要水,树根便帮助自身阻挡水的流动,截留许多水。树根有多深,附近就有多少水被牢牢锁住。
而一棵树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森林,需要许多树共同为之。
因为太阳,永远会照耀这这片大地,给我们带来温暖,同时,高温也会将地表的水蒸发!
水位线变会不断下降!
而禾苗,他们的根不过区区一指,能吸收的水十分有限,水位低,他们就会干枯,就如同人缺水变会渴死。
树,还有另一个作用,便是遮阳,覆盖地表,让太阳只能晒到他们的叶子上,保持地面湿润。
有森林的地方,哪里的地面水位就会高。
可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森林地区的高水位会流向四周,便能维持一地的水位。
所以,是森林保护了周围耕地里的植被。”
说了一大段话,沈三问已是口干舌燥,而众人已经目瞪口呆。
他说的每一句话大家都懂。
水往低处流,懂。
树木遮阳,懂。
树木根繁杂深远,禾苗根浅,懂。
不懂的他解释两句也听懂了。
可是所有这一切联合在一起,是大家都没想到过的!
简直是振聋发聩。
武则天一边命人看茶,一边询问众臣的意见,“众卿家以为如何?”
宋率先附议,“臣以为驸马深谋远虑有大智慧,愿听驸马调遣行事。”
林林散散有一众人符合,沈三问这番话的确是很有道理。
不过也有许多人心有疑惑,真的是因为树,所以地表水位高嘛?
不知自然不能妄下结论的。
大周这些臣子水平还是有的。
裴真不甘心的询问,“那这与地力有什么关系呢?若真有这个水位存在,为何森林的养护作用只限于一地呢?”
沈三问摇摇头,此人虽然有些见识,但性格却不够好,太过好强不好统御,智力嘛,比之自己也差了很远。
“为何不是维持全天下的水位呢?因为有山,有山地。山脉底下的岩石会隔绝地表水的流通,一片森林只需要维持一个相对封闭空间的水位。
后面这个问题就关系土地与树木禾苗的关系了。
土地中,包含了三物,酸性物质,碱性物质,还有水分。
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地中的酸碱物质,需要一定的湿度,也就是水。就如同泡茶一样,将茶叶的味道融入水中然后被人喝掉。
所以水才是至关重要的。
而酸碱物质就是土地中的肥力,肥力并不一定需要施肥得到,植物只可以自行生产的。有的植物吸收碱性物质,排出酸性物质,其他一些正好相反,种植特定的作物便能自然而然的养护土地。
土地也会因为蕴含两种物质的不同,适合种植不同的作物,这就是橘生淮北的故事。
而树木,在渴求水源,扎根深处的同时,也会促进土壤中物质的流动和中合,如此,伐木之地,必然酸碱适中适合耕种,而多年之后,则要人工施肥。
你,听懂了吗?”
裴真满头冷汗,这竟是他前所未想的,妄他关心农事,以为这也是他一个独特的优点,谁知今日一对比,他这简直就是一窍不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