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傅九衢的“军训计划”没能马上实施。
将府衙里的差役拉去禁军行营里训练,这不仅在扬州府没有先例,在别的州府也从来没有人干过,闻所未闻。
军训计划一提出来,就受到以通判葛庸为首的一众官吏的强烈反对。
一个扬州府,往小了说也是一个小朝廷。
个中人事复杂,在盘根错节的权利关系网里,各有各的利益,各怀各的心思,对傅九衢这种超出规制的做法,谁都不愿出头,要获得众人首肯并不容易。
大家都反对,知州大人当然不能搞一言堂。
傅九衢也不着急,让他们各抒己见,说出反对的理由。
葛庸说,扬州行营的兵马都监是个武人,对文臣素来嗤之以鼻,眼下把人送到行营去受训,等同于把脸凑到人家的跟前去挨巴掌,丢人。
傅九衢次日就带来了兵马都监沈光栋的来函。
沈光栋言词温和、恳切,对于府衙说的“受训”一词予以了更正,还谦虚地表示,今年以来行营里疏于练兵,恰好可以趁此机会,整肃军纪,非常欢迎与府衙搞一场“联合军训”。
葛庸哑口无言。
其他官吏也说了一些不同的理由。
有人称劳民伤财,实效不大。
有人说行营辛苦,怕差役们埋怨。
有人说府里人手不足,三班六房的差役都有定额,把人带去受训了,哪来人做事?会怠慢差务。
傅九衢将这些意见都梳理出来,简单粗暴地一一回应。
劳民伤财?
他调查民意,让老百姓投票。
老百姓一听要把这些养尊处优的官老爷拉去行营里训练,恨不得举一百双手同意。而且扬州富庶之地,有的是富庶人家,不差那几个钱,为了看到这样的盛况,他们甚至愿意众筹相送……
差役会心生埋怨?
他依葫芦画瓢,请三班六房里的差役写“请愿书”,自愿地才去,但是自愿去的差役,可以多领一个月的“差遣费”。
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了差遣补贴,三班六房的差役,人人抢着写请愿书,差点为了争名额打起来。
人手不足?
那好办。傅九衢当即表示,不仅要从三班六房里抽调差役去受训,还要从各级官吏里挑选一批人,亲自带队前往行营。
从他本人开始。
这命令一出,府里哀鸿遍野。
北宋重文轻武,文人们素来以武为耻,养尊处优的日子过久了,一个个手无缚鸡之力,去那行营里顶着烈日和酷暑受苦受训,是第一层苦,由着那些他们看不上的武夫来指点,是第二层苦,更是羞辱。
这群人无一不是吓得瑟瑟发抖。
所以,千招万招都不如这一招狠。
众人心里叫苦,可知州大人都应了卯,哪里轮得到他们喊不?
于是,短短几天的时间里,生病的生病,奔丧的奔丧,有上吐下泻的,有摔断了腿的,有远房姨姥姥过世的,有小妾怀孕的,有父母生病儿女害瘟的……
更有直接的,送礼送到了傅九衢的跟前,只说身子骨不好,求郡王高抬贵手。
可谓花样频出。
傅九衢早看穿了这群人的心思。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