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欧阳詹得知那乐姬重病将不久于人世的消息后,立马请假动身去了河东。但那乐姬写下绝命诗后没过多久便去世了,欧阳詹并未见到她最后一面。
回来之后的欧阳詹就一病不起了。当时《通典》、《海内华夷图》接连出现,西北和西南又战争不断,自然没人关注小小的从八品四门馆助教。
但欧阳詹客居长安已有十五载,虽一直穷困。但他才华横溢,贞元九年的“龙虎榜”名列第二,聚义好友,对待朋友极好,因此诗朋文友倒有许多。
他的很多朋友听闻他惑妓而死,都十分惋惜。同年好友崔群,更是竟嚎啕大哭,悲愤不已。跟着欧阳詹学习的后辈李翱,也亲自为其立传。
李翱就是前文中提及与韩愈亦师亦友,一直跟随之人,还娶了韩愈的侄女。韩愈请孟郊来参加侄女婿婚礼,孟郊没去的那位新郎。韩愈和孟郊来长安参加吏部铨选时,李翱也跟他们一起。他参加了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并未考中。此后便留在了长安,跟欧阳詹学习文章。
与欧阳詹关系最好朋友韩愈,此时正在从洛阳赶往长安的路上。这是韩愈再次参加吏部冬集,没想到路上竟听闻好友去世的噩耗。他火速赶往长安,终于赶上了朋友的丧事,目送着好友的遗体离开京师,返回闽地。
原来,欧阳詹临终时立下遗嘱,想回归故乡,要求安葬在年轻时与林藻、林蕴兄弟读书的莆田广化寺。林藻、林蕴兄弟是欧阳詹的大舅子,两家自**好,欧阳詹娶了他们的妹妹。
林家与欧阳家均是闽地官僚小世家,自从林藻、欧阳詹等人考中进士后,闽地的教育这才纷纷兴起。
自科举制实行以来,闽地鲜有人高中,第一位进士是薛令之,他与贺知章交好,是唐肃宗的老师,深得唐玄宗的喜爱。而后第二位考中进士的是林藻的父亲林披。
真正让福建教育事业开始发展起来的是两位地方官。他们分别是李椅和常衮,二人都倡导儒术,大办庠序。李琦更是被独孤及称赞为“闽中无儒学,成公至而俗易。”
中唐以后闽地教育蓬勃发展,形成了“家有洙泗,户有邹鲁,儒风济济,被于庶政。”的局面,福建也被成为“海滨邹鲁”。
欧阳詹穷困潦倒、孑然一身,死后连将遗体运回故乡的钱都没有。还是一些好友凑钱,他的亲戚李贻孙才能将他的尸首辗转运回故乡。其中李宁就暗中出了一半的银钱。
诗人孟简听闻欧阳詹的事迹,专门写了一首诗《咏欧阳行周事》记录下来。其中就有“定情非一词,结念誓青山。生死不变易,中诚无间言。”等感人至深的山盟海誓。
李宁也深深被欧阳詹忠贞殉情而感动。与欧阳詹形成鲜明对比的还有一人。此人名叫元稹。
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十五岁的元稹就以明经擢第。进士及第尚且需要守选三年,明经及第则守选更久,至少六年。元稹明经及第后,在洛阳国子监获取大成,随后入河东,在浑瑊幕府中任职。
由于河中节度使浑瑊病重离世,所属将士又刚刚前往淮西征讨吴少城。奉旨办丧的宦官丁文雅,不会带兵。一伙招降的山匪趁机叛逃,大肆骚扰抢劫。元稹寄住的蒲州普救寺内恰有一崔家寡妇,欲回长安,路过蒲州,因家财颇多恐遭乱军劫掠也暂住其中。
正巧元稹之母与崔家寡妇都是荥阳郑氏之人,元稹便联络曾经的旧识,保护了崔家众人。崔郑氏非常感谢元稹相救,便摆宴答谢。元稹酒席上看上了崔莺莺,日思夜想,后来得丫环红娘指点,给崔小姐写了一首表白诗《明月三五夜》,诗曰:
待月西厢下,
迎风户半开。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