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对于李谦的话,上海滩的一家日本报纸酸溜溜的暗示,李谦之所以敢这样,完全是因为皇太子已经赦免了他的大不敬的罪行。要不然,你看前些天,他都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当然,这种攻击,李谦理都不会理,就好像他绝不会和人争论火箭该不该用水洗煤一样,多看它一眼,都是李谦输了。况且李谦的英勇无畏,那是已经得到广泛的证明了的。从他在法国留学的时候起,李谦都是出了名的宁折不弯。当初在法国,毫无名气,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他都敢奋起反抗,现在你这么说,有人会相信吗?
北京那边的京报(旧的那个,不是“新”的),更是找到了当年也在法国留学的一些人,了解当初李谦在法国的经历,还专门出了一期介绍李谦的特刊,标题的名字就叫做“铁骨铮铮李涉川”。
李谦的这个声明甚至立刻就传到了欧洲,如今欧洲的媒体也相当喜欢李谦,因为他会搞事呀。特别的富有戏剧性,甚至还特别的富有喜剧性。法国共产党的《人道报》首先发表社论“决不能让帕希缇雅的悲剧在今天重演”,对李谦表示声援。接着一些小报也跟进了进来。
论起法国的小报,他们在编故事的时候的节操一点不比中国的小报好。就像《晶报》编的故事,为后来的香港电影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一样;(光是陈真系列,都至少拍了十多部电影)法国的那些报纸也编出了一大堆的传奇故事,也为后来的电影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李谦身边的法国剑客到李谦身边的法国女剑客,再到李谦身边的法国女扮男装的剑客,再到法国剑客身边的女扮男装的李谦——最后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后,还弄出了李谦和他的法国背背山保镖,甚至是李谦和她的法国拉拉保镖。甚至于到后来,干脆找了个黑皮肤的变性人来演李谦……
当然,李谦这人,一向是嘴上喊的厉害,该小心的时候还是要小心的。
所以,他北上的时候,干脆把一节车厢都包了下来,除了李谦之外,也就是李谦的保镖,还有一些知根知底的学者和记者。
李谦这次到了车站,立刻就上了朋友给他准备好的汽车,什么举动都没做,就直接去了位于东交民巷的一家德国医院。
在三一八惨案中受伤的学生,大多在这里接受治疗。李谦一下车便跑到了这里,探望受伤的学生。并且在这里就遇到了鲁迅兄弟。
李谦喜欢读鲁迅的书,这在文化圈里不是秘密,因为李谦在好几次演讲中,都拿鲁迅的话来说事情。但是在此前,包括他上一次到北京,居然都没有遇到过鲁迅,到这时候,两个人才第一次见面。
后来鲁迅在回忆中提起这次见面的时候,曾提到李谦留给他的印象,那就是“年轻而生机勃勃,不像个大教授,倒像个还在读书的学生。言谈之中完全看不出他刚刚经历了被日本浪人围杀的事情,更重要是的是,你在他身上真的能感到那种昂扬向上的希望。我从开始写文章一来,一直是鼓吹希望的,但是我能看到的希望总是微茫的,若有若无的。但是李涉川给人的感觉却是他已经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希望,抓住了希望。这一点真是最让我羡慕的了……后来我和李涉川先生的交往就更多了,就我所见,哪怕是在最黑暗的时候,李先生的这个特质也没有变过。我不止一次和人家提起过,这个特质,才是李先生身上最可贵,而偏偏又最难学的东西……“
当时李谦是一眼就认出了鲁迅先生。在看到鲁迅先生后,他立刻迎上去,问了两句鲁迅先生如今的情况,然后便问道:“先生可曾为受害的学生们写过一点什么没有?”
于是在这个时空里,后世的某篇课文的开头便变成了: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二日,我在德国医院里避难,遇到李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死难的学生写过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他便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我听说很多牺牲的学生都爱看先生的文章。”
当时包括鲁迅先生在内,不少人都遭到了北京政府的通缉。所以李谦立刻就又问起了鲁迅下一步的打算。
“现在还没有。”鲁迅先生叹了口气。
李谦便道:“要不先生就和我一起去上海。在上海,我还是有些门路的,可以帮先生牵个线,在复旦或者震旦大学给先生寻一个教职。另外,我看先生的文章,当中提到如今的第一要务,乃是唤醒中国人的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