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春雨绵绵,如丝如缕,让人情不自禁地沉醉于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之中: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份诗意般的景致,与眼前的春雨相互辉映,令人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画中。
然而今日的雨,又似乎与往日有所不同,它不再轻柔如丝,而是带着几分威猛与力量。
雨滴砸下,声音清脆响亮,溅起的泥点子几乎触及行人的鞋背,让人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在这风雨交加的时刻,林老伯搬来一张小凳,独自坐在凤河渡口的廊下。他嘴里衔着一管旱烟,微眯着眼睛,目光穿透雨帘,凝视着乌云密布的天空。
他的身影,在雨中显得格外孤独,但他却毫不在意,只是静静地吸着旱烟。
他的存在,也成了这场春雨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这场春雨,带着它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在林老伯的凝视中继续落下。它不仅仅是一场雨,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释放。
在这风雨交加的时刻,人们仿佛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活力。而林老伯的存在,也让这场春雨更加具有人文的情感和温度。
东平县并非繁华之地,人口稀少。在这风雨交加的时刻,更是鲜少有人愿意冒险渡河。自正午时分起,渡口上便只剩下林老伯孤寂的身影,他成为了风雨中唯一的守望者。
然而,林老伯并非在此无所事事。
因为他与妻子共同经营着城东凤河畔的一家客栈,为过往的行人提供一处避风的港湾。正是这份微薄的生计,让他在风雨交加的渡口坚守着。
客栈紧邻凤河边,坐落于渡口之上,但毗邻义庄,又因地处郊区,所以平时投宿的客人并不多。
随着水流愈发湍急,林老伯决定暂时离开渡船。这时,远处出现了一队人马,他们身着统一的斗笠和蓑衣,在雨幕中缓缓行进。他们的身影逐渐清晰,最终停驻在凤河渡口。
为首之人客气地询问:“老伯,今日还能渡河吗?”
林老伯连连摇头,面露担忧:“水势如此汹涌,只怕接连好几日都无法行船了。”
“那么,这附近是否有桥梁,可供我们过河呢?”为首之人继续向林老伯询问。
林老伯微微一笑,指了指河面上那艘颠簸的渡船:“倘若这里有桥,老头子也就无需操持这渡船的生计了。”
听到这里,为首之人陷入了短暂的沉思,随后他抬起头,又轻声问道:“那贵处可有空余的房间,可供我们暂住?”
林老伯点了点头,目光在这些人身上扫过,估摸着回答:“这地方偏僻,空房自然是不少的。”
他略微思索了一下,紧接着试探性地问道:“六间?”
“七间。”为首之人毫不犹豫地回答。
林老伯平日里与老伴守着这个小客栈,生活颇为寂寞,因此言谈间,总是显得有些啰嗦。
但这些人似乎并不介意他的唠叨,为首的人点了点头,顺着林老伯的视线,对渡口上方的客栈一指,随后那六匹马便纷纷绕过林老伯,直奔渡口上方客栈后的马舍。
林老伯目送着他们离去,直到看见最后一匹马上竟然乘坐了两个人,这才恍然大悟。他心中好奇,不禁多看了几眼。
而在那马上坐着的人中,有一个人的装扮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全身被黑色的布包裹得严严实实,斗笠下本该露出的脸,都隐藏在了黑暗中,只留下一双深邃而黑亮的眼睛,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那被黑色布幔轻轻遮盖,应是嘴部的位置,在雨幕的掩护下微微颤动,仿佛在呢喃低语。然而,雨声如瀑,林老伯年岁已高,耳朵不再灵敏,那些低语如同风中细语,无法传入他的耳中。
此时,马上另一人轻轻咳嗽一声,这声音在林老伯耳边如惊雷般响起,使他下意识地退后两步,连忙低下头,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
一行人似乎并未注意到老伯的反应,他们自顾自地整理行装,鱼贯进入客栈。前五位客人各自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