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李显一直在读诵《群书治要》,此时才敢放下书册,起身垂手回道:“阿耶是要将祭祀观念和祭祀礼仪从此一代代传承下去,体现民族认同、国家统一、和谐振兴的中华民族精神,并将这种精神的主旨传承至今,绵延不绝。”
嘴里轻“嗯”一声,显然对李显的答复极为满意,“切记日后作为一国之君,绝不可无一点容人之量、妄自尊大、目无祖先,任期间修筑的任何性质祭祀台绝不可高过黄帝陵。更需谨记不论作什么事情,都不能过头,不管你是一朝天子,还是平民百姓,做过了头都不会得到宽恕的。”
李显依旧恭谨垂首聆听,眼角却已噙了泪水,显然他已经感知出来,自己父皇的语气里,已有临终嘱托的意义了。
虽明知他寿限余下不多,内心也极渴望自己继位那一日,但事到临头,心中的悲痛也是深彻入骨的。
似乎并未察觉李显的神情变化,高宗已在对李之说道:
“正文,女性当权问题的弊端,我已与太子有过深谈,知你不愿干涉政务,但我已有遗诏之外的相关颁布令,其一便是将你的尚方剑权限,提升为除在朝天子以及天后二者之外的生杀决断大权,尤其是针对于女性当权一事拥有独断专权!”
李之心下暗自点头,这就是高宗开始公开他的明招暗手里的明招第一式,正式颁布之时,便是内乱泛生之际。
历史上,永淳二年十二月四日,五十六岁的唐高宗病逝于洛阳贞观殿。
唐高宗死了,太子李显笑了,因为按照惯例,先皇的离去之日,便是自己君临天下之时。
事实上,他也的确具备这个资格,目前也在行使储君权,唐高宗在临终前留下的《大帝遗诏》对他来说便是“尚方宝剑”。
遗诏虽短,但“天下至大,宗社至重,执契承祧,不可暂旷。皇太子可于柩前即皇位,其服纪轻重,宜依汉制。”这几句话已经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给了太子李哲合法继承皇位的权力。
手握这样一份尚方宝剑,苦尽甘来的李显能不露出欣慰的笑容么。然而,事实证明,他笑的太早了,他完成忘了自己脚下还有绊脚石。
这块绊脚石不是别人,而是他的母后武则天。武则天手中本来就有权,这个“摄政”的权力,她已经拥有二十多年了。现在突然要被李显夺去,虽然他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武则天显然是不愿意的。
接下来,该是母子之间进行残酷的皇权争夺的时候了,和权臣之间长期的争斗和漫长的压制不同的是,武则天和李哲之间的战斗只有一个月的期限。
原来,在唐朝有这样不成文的规定,父亲死了,当儿子的要服丧守孝三年,但这三年并不是整三年,是27个月。
但是这一条对于皇帝来说不可能因为守孝而误国误民,为此唐高宗在遗诏中做出这样的特殊说明:皇太子可于柩前即皇帝位,其服纪轻重,宜依汉制;以日易月,于事为宜。
这段话对新皇帝的服丧作出了明确说明,新皇帝可以依照汉朝的制度,服丧可以用一天来代替一个月,主要还是要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能因“孝”失大。
按这个“以日易月”来推算,李显给唐高宗服丧的时间就变成了27天了,而这27天恰恰是武则天对于权力逆袭的绝佳时机。
为此,武则天没有迟疑,她选择了主动出击,选择的策略是狐假虎威。
老狐狸武则天很快为自己找到一只“虎”作为靠山和后盾,这只“虎”便是唐高宗的托孤大臣裴炎。
做为托孤大臣,裴炎这只大“虎”在朝中的份量之重可想而知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武则天这才决定上演狐假虎威的好戏,走强强联合之路。
裴炎是个厚道人,也是个聪明人,更是一个识时务的人,面对武则天的主动“示爱”,他选择顺水推舟般的投怀送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接下来便是托孤大臣裴炎一展才干的时候了,他很快就为自己的“新主子”武则天献上了一份大礼——一张沉甸甸的奏折。
奏折的中心内容是:请求天后临政听朝,处理朝中大事。理由是新皇帝还在服丧守孝期,还没有正式受封临朝,在这个时期由天后代掌朝政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仪的事。
裴炎是先皇唯一指定的顾命大臣,他的金玉良言一出口,群臣都只有默许的份。
也正是因为这样,狐虎的强强联手,武则天得到了“代掌朝政”的权力清单。但她并不是一个小富即安的人,她很快趁热打铁,来了个“四步走”。
第一步走,施恩,通过“转方式”的策略来施恩唐室宗情。武则天很快以“摄政皇”为由下了一份诏书,加封皇室李家子孙。结果武则天的施恩之举,效果是看得见的,成功地稳住了皇室宗亲,为其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野心赢得了宝贵时间。
第二步走,怀柔,通过“调结构”的举措来调整宰相集团。她的怀柔分为三管齐下,一是把丞相集团中的元老级人物刘仁轨调离京城,架空他,让他空有爵位毫无实权;二是重用和她打的正火热的裴炎,千方百计地把他打造成丞相集团中的“一号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