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八一中文网 www.81xs.la,最快更新昆羽继圣最新章节!

    且说忠尧一行到了渝州府衙门口,他走近一看,发现这府衙大门的中槛之上安有四个六方形的门簪,锁合着中槛和连楹,宛如四个大木销钉镶嵌在了门框之上。

    门簪的正面精心雕刻,四枚分别饰以春兰、夏荷、秋菊、冬梅花纹图案,象征一年四季富庶吉祥,图案间还有“天下太平”等字样。

    这门簪历史悠久,早在汉时,便用于悬挂二尺竹牒。吕后和窦婴发生矛盾,吕后遂除去窦婴的门籍,使其不得入朝。汉代入朝有门籍规定,凡大臣出入宫门须堪验随身携带的符牌,将之与宫门上悬挂的二尺竹牒名单比对,若有不符,则禁止入内。

    汉代至唐代,门簪多为方形,且只有两至三枚,后世不断增加形式,有圆形、六分形、八角形等等,不一而足,并且饰以花卉及雕刻图案,变得越来越精美。

    其实,门簪还有个妇孺皆知的名字,称为“户对”,而大门前左右两侧相对而置的一对石墩或石鼓称之为“门当”,是以古人常用“门当户对”来区分门第高下。

    而据说“衙门”又是由“牙门”谐音转化而来。古时各诸侯国之间战事频繁,每每取得胜利,将领素喜炫耀所俘获的猛兽爪牙。后来,军营中便以木头雕刻成大型兽牙作饰物,并在旗杆顶端饰以兽牙,将旌旗边缘裁剪为齿形,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杆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每逢出征,将士必至牙旗之下听令。安营扎寨之后,主将须在帐前竖牙旗以为军门,久而久之,军旅营门便被形象地称之为“牙门”。

    及至南北朝时,牙门之意已经逐渐发生演变,更多代指官署之门了。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稍讹变转而为“衙”也。唐时,衙门一词开始广为流传,再以后,世人几乎只知“衙门”而不知有“牙门”了。

    整个渝州府衙的建筑整齐有序、主次分明,严格按左文右武、左尊右卑的布局。府衙以中轴线主体建筑为中心,布局对称,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浑然一体。

    中轴线上有大门、仪门、照壁、大堂、二堂、三堂、四堂、小院、后花园等主体建筑,其中的大堂是中心,内宅和其他房屋都散不四大堂的周围。东侧副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司理院、土地庙、东官厅、东花厅、林棠馆驿、学政试院、财神庙、厨院等;西侧副线上坐落着西官厅、西花厅、州院、当置司、左右厢房等西群房。

    而衙署六部房则分别坐落在大堂东西,大堂东侧有吏房、户房、礼房、录事房,西侧布有兵房、刑房、工房及承发司、押司房、手分房(雇募的差役)等。因衙署以左(东)为尊,以右(西)为卑,所以知州知府在东,通判在西。

    牢狱也是衙署不可或缺的部分,位于渝州府衙西南角,故称“南监”。此外,渝州府衙内还建有道观和魁星阁。

    忠尧三人跟随一众衙役穿过大门,入了渝州府衙。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仪门。

    仪门者,礼仪之门也,取《周易正义》一书“有仪可象”之句而得名,是坐轿、骑马的起止点,也是典礼、庆贺、祭拜的重要场所。凡遇皇帝和皇后寿诞、元旦(春节)、冬至等重大节日,仪门之内张灯结彩,知州知府都必须提前率领僚属吏员,身着朝服、朝冠,于大堂依礼制行礼。

    若逢科考,则自大堂始,扎上龙门,结成彩楼,直至仪门,仪门再向外搭上彩桥。

    凡新官到任都须祭仪门,新官接印时先登仪门,行一跪三叩首礼。“护日月”典礼则按礼部的勘会通知,提前在仪门至大堂之间搭设花门彩棚,日食、月食那天在仪门内置金漆大鼓一面。倘遇忌辰,帝后、印官的父母丧日,仪门外则供设忌辰牌位。

    仪门之后,有一照壁,过了照壁便是大堂。

    照壁以青石砌成,壁垣顶凿饰斗拱、挑梁及圆筒青瓦,鸱(chī)尾衔壁脊,四角小翘,似如崇楼广厦。照壁正面(南面)正中书写“渝州府衙”四个大字,集书法家米芾墨迹而成,书体潇散奔放,颇具刚劲、雄快之势。照壁背面(北面)正中刻有“贪兽吞日”浮雕,图案中有一形似麒麟的怪兽,名曰“贪”,或曰饕餮。

    府衙照壁后竖立有石碑一通,称为《戒石铭碑》,碑阳六字“思无邪,公生明”为司马光手书,分别出自《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和《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寓指“惟心存高远,方能摒弃邪念,秉公办事;为官公正,才能明察秋毫,清正廉明”。

    《戒石铭碑》碑阴铭文曰: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途经照壁后,韩军头并未将忠尧三人引至大堂,而是直接带到了司理院西廊静候。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